- 第1页:静态感受
- 第2页:外观
大家车网 | 2009年02月12日17:54 | 阅读:0 | 来源: | 作者: | 我要评论() |
静态感受
有些阴霾的天气并没有削减我对这两款自主三厢车的热情,因为,对于广大工薪阶层来说,它们的存在实在太重要了:成熟的技术,稳定的质量,宽敞的空间,低廉的价格,对了,还有很稳重的三厢设计,虽然谈不上什么运动性,但家用足够,而且也很省油,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眼前的这两款小车简直称得上完美,面对这样两款有着太多相似点的车,它们能带给我怎样的感受呢?
静态感受
对于这样一款五万左右的小车来说,比亚迪走的逆向研发的思路很讨巧
对于作为消费者出现的我,经销商们起初并没有在意,任由我对他们的车子左拍右拍。由于比亚迪的展车离入口非常近,再加上我也对这家以生产电池起家的车厂格外关注,所以,最先对准的目标就是为比亚迪奠定基础的F3。对于一款定价五万多的家用小车而言,F3给人的第一感觉这车的确够值的。不过细节怎么样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车子的外观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最终得出的结论依旧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看看它的A柱接缝,还有密封条的工艺,对了引擎盖的大缝隙也不要被忽视了
很多小车从设计的时候就是按廉价车设计的,比如说比亚迪新近模仿秀F0的原型车丰田Aygo,它的前排左右座椅是相同的,拧下几个螺钉就可拆换保险杠,尾门则大面积使用了玻璃而不是金属,而有些车则是把大车做的很廉价,这就是国产车常犯的毛病。在F3的不少接缝处,不仅缝隙不小,而且接缝的大小也不相同,密封条多处都展现出了国产车的风格。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与技术无关,与成本的关系也很小,最主要的还是责任心问题,难道低价就意味着低责任心?
在细节上显然比亚迪的表现难以赢得较高的评价,其实这种问题更多是人的因素造成的
虽然比亚迪这款小车并没有对花冠的内饰进行大手术,但根据笔者观察,它的做工精细度倒的确值得肯定。相比较车外部分位置的不良做工来说,内饰在细看的时候也没能揪出明显的缺失,当然,如果有人要说它的桃木饰板太假,塑料覆盖件太硬,旋钮触感不够档次的话,我觉得那实在是挑剔了,毕竟同等价位的海福星也好不到哪去。在门板的手感和用料上,笔者更喜欢F3的细腻,虽然内衬略显淡薄,不过无论是门把手还是扶手都有着不错的做工,实际上还是很对得起它价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