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新闻 > 厂商动态 > 沃尔沃“身份”尴尬 吉利计划成水中月

沃尔沃“身份”尴尬 吉利计划成水中月

大家车网 2012年03月09日10:25 阅读:0 来源: 作者: 我要评论()

  [大家车网 厂商动态]

《封神演义》中描写了一种俗称“四不像”的动物,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是传说中姜子牙的坐骑。

让笔者想到四不像这个名称,源自被吉利收购的沃尔沃。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沃尔沃,于2010年被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集团收购,近两年来,国内外媒体关于沃尔沃在中国国产的报道不绝于耳,甚至还有媒体大胆猜测,沃尔沃将会因其大股东吉利集团的背景享受中国政府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政策扶持。

不过,这种猜测最终没有实现。前不久,在海南三亚,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公开对外宣称,吉利将与沃尔沃成立合资公司,以符合中国政府的规定。按照李书福的说法,“根据国家政策,沃尔沃属于外国品牌,不是中国品牌,因此沃尔沃要在中国成立制造企业,就要合资。”

至此,喧嚣一时的沃尔沃身份认定问题尘埃落定。此前,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沈晖曾多次公开强调沃尔沃“本土”身份,但政府主管部门对这种说法没有认可。

汽车业在中国仍属于政府管制行业,整车合资项目也已经不再属于政府鼓励范畴,如果沃尔沃能够在中国以内资身份建厂,不仅可以绕开繁琐的合资审批手续,还能够享受中国政府给予自主汽车品牌的各项政策优惠,但吉利方面一厢情愿的想法最终成为黄粱一梦。

根据此前沃尔沃发布的中国战略,到2016年,中国市场将成为沃尔沃汽车全球最大的市场,承担20万辆的销售任务,到2020年,沃尔沃全球销量目标为80万辆。但时至今日,其规划中的成都与重庆两个工厂,最终审批尚未通过。

按照汽车企业新建工厂的一般规律,从启动到投产大约需要1年时间,即使首款“吉利沃尔沃”车型能够一炮走红,总计也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被市场接受,彼时沃尔沃中国的“五年规划”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

换句话说,沃尔沃欲在2016年实现20万辆的销售目标,很可能像吉利当初的年销200万辆的目标一样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在2007年李书福宣布吉利战略转型之时,曾为吉利制定了年销售200万辆的目标,但其2011年仅实现销售42.1万辆,远远落后于行业增长水平。

被认定为外资品牌,也打破了沃尔沃进军中国公务车市场的希望。2月24日,“工信部”开始就《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入围的25家车企、412款车型均为自主品牌,沃尔沃等外资品牌全部被排除在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务车市场,据中国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此外,违规超编超标配车现象严重。据国家财政部统计,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

由于中国是一个行政权利高度垄断的国家,几乎所有工商企业都要和政府官员打交道,因此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对“红顶商人”们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市场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奥迪就是通过公务车市场在中国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官车”路线不仅令奥迪提升了品牌溢价,也使中国成为奥迪全球最大的市场。

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让沃尔沃唏嘘不已。在奥迪进入中国之前,沃尔沃就曾经和中国进行接洽,希望能在中国合资生产沃尔沃牌汽车,但由于其前大股东福特的原因,沃尔沃与“官车”擦肩而过。

吉利希望能够在自己手中将沃尔沃打造成为一线豪华品牌,李书福甚至提出要造与宝马7系奔驰S级相抗衡的沃尔沃S100。

但这一梦想若要实现看上去更加遥远。在欧洲,沃尔沃一直被视为普通的家轿品牌,不要说难与宝马、奔驰相提并论,就是奥迪也难以追赶,其在中国市场一直强调的是安全与环保。

在吉利收购之前,沃尔沃已经抛弃了原来不成功的市场路线,开始推出迎合年轻消费者的车型并深受好评。

在吉利接手后,原有沃尔沃中国团队人员大量流失,其品牌内涵延续受到考验,合资后消费者是否会购买“吉利沃尔沃”车型,其是否会变成汽车业的“四不像”令人疑虑。

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四不像”在中国一度灭绝,但愿这不是命运多舛的沃尔沃的前车之鉴。

责任编辑:祝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