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 2010年04月13日15:31 | 阅读:0 | 来源: | 作者: | 我要评论() |
早在2007年两厢马自达2(简称“两厢马2”)进入人们视线时,就有不少人被她的外形所征服。无论从漂亮的车型外观、畅快的操控感受还是价格定位来看,“年轻人”无疑成为马2的主要市场。而笔者身边也有不少开马2的朋友,他们对马2的感情浓厚——他们坚信买马2是正确的选择,而且他们对马2的缺点却显得无所谓。
我们拿到的是一款三厢马自达2劲翔(简称“劲翔”)。正面一对上翘的大灯和圆弧的前翼子板相接,透着一股机灵劲儿;雾灯造型与两厢马2不同,改为边缘上翘。而从侧面看,她依旧保持着两厢版那高挑的腰线,冲劲十足。当然,这不可避免地抬高了她的尾部,因此“后风挡”的角度变得更小,视野面积相应减小。但值得庆幸的是,劲翔尾部线条与车厢轮廓衔接自然,没有生硬的感觉。
劲翔与两厢马2最大的不同在于,将车室照明灯从车厢前部移到了中部——位于前后排之间,不难看出劲翔对后排乘客的照顾有所增加。但这种改变势必给前排乘客带来一些麻烦——你要将手伸到头后去按开关。假如厂家在保留前照明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后排照明灯,岂不是更加完美?当然这样一来线路设计会有变化,成本必然随之增高,所以有特殊需要的用户可以考虑加装前照明灯。
劲翔增加了后备箱,车厢空间是否变大了?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增加了后备箱,但劲翔同大多数两厢变三厢的车一样,轴距并没有改变,依旧是2490mm(在同级车中不算短)。前排空间非常充裕,坐进车内,头、腿部有较大余量,后排空间相对小些,但身材适中的成年人(笔者177cm)并不会觉得压抑,腿也不会顶在前排椅背上(当然也要看前排座椅的位置)。只是个子高的人出入后门时要适当低一下头,以免碰到略低的门框。
试驾过程中,劲翔带给我们非常畅快的加速感受,即便在30公里/小时的时速下4档加速,也能明显感觉到动力在瞬间输出,正常情况下能轻松超车。当然,这和轻盈的车身重量不无关系,而轻盈的车身在高速状态下会“发飘”,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舒适度难免打折。不过,我身边的马2车主对此却另有一番阐述:我们郊游时都是满座出行,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发飘”,我们更在意她的“低油耗、强动力”
劲翔还有一个与两厢不同的特点,它的最小离地间隙比两厢版高了8mm——这意味着它的承载重量比两厢更大,路面的通过性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