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新基建有“五新” ,投资机会在哪?
来源:泽平宏观 发布时间:2022-02-27 14:35:08

来源:泽平宏观

近年,新基建正成为国家政策和各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实业界和资本市场的重大新机遇。

近年,新基建正成为国家政策和各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实业界和资本市场的重大新机遇。

「十四五」规划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近年下达的专项债重点流向新基建。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的1.46万亿元专项债额度,且明确今年专项债将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9个大方向。

新基建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是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是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办法,具有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意义。

「新基建」是有时代烙印的,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的话,那么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桩、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保、户籍等重大民生领域,以及发展资本市场、减税降费、扩大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等制度改革领域。当然,在一般基础设施领域,应注重通过数字化改造和升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新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重走老路。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五「新」:新的领域、新的地区、新的方式、新的主体、新的内涵。

新基建具有强外部性、效用外溢性、公共产品属性、受益范围广、规模经济等特点,其基础地位决定应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前面,否则将制约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基建长期将推动中国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中国是超前大规模基建的受益者。19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980年代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及1998年后的中国国债项目,都是超前大规模基建的典型成功案例。

编辑/Corrine

关键词: 投资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任泽平:新基建有“五新” ,投资机会在哪?

近年,新基建正成为国家政策和各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实业界和资本市...更多

2022-02-27 14:35:08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黄色贵金属会是避险资产的最终

历史上,黄金往往会对那些影响美国的地缘政治风险做出反应,黄金可能会成为「最后的货币」。更多

2022-02-27 13:59:44

机构分析:SWIFT制裁下 俄欧油气结算料有变通办法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言人最新表示,准备根据法律指示遵守(欧美制裁)俄罗斯的规定。市场担...更多

2022-02-27 12:46:30

欧美制裁升级,俄乌冲突接下来将如何影响金融市场

机构认为,对于大部分没有实质影响的市场,待情绪稳定后都会V型反弹。因此在没有确信判断支撑下过度...更多

2022-02-27 13:01:00

拜登接受采访谈对俄“两选项”:制裁或者开启“第

美国总统拜登就俄乌冲突接受采访时认为,美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与俄罗斯开战、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更多

2022-02-27 11:52:25

欧美祭出SWIFT大招!但只针对“部分俄罗斯主要银

欧美此举将从根本上切断俄罗斯与全球金融体系的大部分联系,但与此同时,对于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更多

2022-02-27 11:11:57

观点 | 低估值板块将何去何从?

机构认为,本轮低估值行情的本质是估值修复。稳增长+经济结构转型,信息新基建景气度有望抬升,看好...更多

2022-02-27 10:14:46

巴菲特去年暴赚5672亿,手握9000多亿现金!最新持

2021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运营利润为274 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4亿元),2020年为219 22亿美元,较...更多

2022-02-27 09:16:33

巴菲特“跳着踢踏舞”给股东写信,称苹果为伯克希

2021年,伯克希尔扬眉吐气地跑赢标普500指数,而公司营业利润在第四季度和全年都飙升,旗下业务在疫...更多

2022-02-27 07:14:13

俄乌危机恐伤及这些国家,加拿大也难以坐收渔翁之

俄乌危机导致的能源供应伤害的不仅是欧洲。更多

2022-02-27 07:12:20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联系邮箱:98 28 36 7@qq.com